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的「蒸雲洗石—周澄八十回顧展」自9月26至11月3日在該館中山國家畫廊盛大展出,9月27日下午2時30分舉行開幕式。出席貴賓包括立法院游錫堃院長、文化部陳登欽主任秘書、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許水德董事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先生、台南市美術館董事長黃光男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林柏亭教授、知名水墨藝術家歐豪年教授、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果東法師、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長老、策展人熊宜敬教授、展出藝術家周澄教授伉儷及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等。

藝術家周澄教授,字蓴波,1941年生於宜蘭羅東,齋名「慎獨草堂」、「小雪樓」、「鏡秋書屋」、「居山堂」。1954年即以14歲之齡加入頭城「八六書畫會」,從康灩泉先生學習國學詩文,正式接觸書畫;就讀頭城高中時從國文老師前故宮博物院江兆申副院長研習書畫篆刻,並涉獵詩文。1961年考入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後仍隨侍江兆申教授,於1963年正式成為江兆申靈漚館弟子,爾後又成為王壯為「玉照山房」高弟。書畫篆刻作品1973年於國立藝術館首展「周澄書畫篆鎸展」,1974年與書法同道成立「換鵝會」,多年來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國父紀念館及宜蘭美術館等國內重要展館及藝廊個展十餘次,2003年為臺灣第一人應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展出「臺灣周澄書畫篆刻展」,並出版《過眼皆為所有-周澄作品集》,亦在英、美、加、日、韓、大陸等地美術館、博物館、畫廊個展多次。也曾隨著國內藝術家至馬其頓、捷克、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巴拿馬、波蘭及西德展覽,書畫篆刻造詣斐聲國內外藝壇。

立法院游錫堃院長致詞時推崇與他同為宜蘭人的周澄教授,不論在書壇還是畫壇都是國際級的大師。他遊遍名山大川,不管是臺灣、中國或到世界各國,將所領悟到的帶入書畫之中,表現在作品上。他的書畫獨樹一格,以自然為師,並引用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來形容其作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其中的「和」來讚賞周澄教授的作品。游院長更表示,他在周教授的畫作中體悟到柔和,但柔和中蒼勁有力又渾厚,渾厚中又見豁達大度。相信這次回顧展一定是非常精采,也希望周教授能持續創作,為臺灣帶來更多精采的作品。

文化部陳登欽主任秘書今日代表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參加展覽開幕,他說明文化部近年來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透過有系統調查、盤點、蒐集、研究藝術檔案史料,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藝術家用他們的語言、媒材跟社會大眾溝通,我們透過辦理展覽、演出、研討會、講座、論壇、資料數位化、資料庫建置等來推廣臺灣美術,讓國人認識,持續傳承。周澄教授為人無私、慷慨,義不容辭為地方(宜蘭縣)服務、用書畫為臺灣留下文化資產,他在宜蘭是宜蘭之光,現在則是臺灣的國寶。

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因2年前受邀主持中正紀念堂舉辦的「禪茶一味—淨耀法師、繼程法師、周澄教授書畫聯展」的「墨緣談心座談會」而深入閱讀周教授所有的書籍與作品,發現周教授的作品專業又博大精深。周澄教授的治學嚴謹,為人謙和圓融,書畫篆刻的用功、專業、獨特、深厚、創新,在國內藝術界可說是數一數二。半個月前代表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到醫院探望住院的周澄教授時,特地向周教授承諾將全力以赴辦好本檔展覽,感謝周教授對藝術傳承的貢獻,在藝術界不只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股強大的水流。

周教授從初中時就跟隨名師學習詩文,廣泛讀書,篤行「腹有詩書氣自華」。2016年集結序文、文章、小品及詩草出版《居山堂文存》,可說是深具人文氣息的文學家。周教授為人謙和對學生總能視如己出,自1975年起任教私立實踐家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藝專美術科作育英才無數。可知周教授是集文學家、教育家、書畫家、金石家於一身的全方位藝術家。在國際上,1999年3月獲得英國牛津聖喬治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並出席多場國際藝術教育研討會,可謂是國際藝術使者。

策展人熊宜敬教授表示,周澄教授的作品,從臨摹挺進傳統,由寫生突破傳統,「筆筆有古人、筆筆有自己」。這次展覽除展示周教授的書畫作品之外,還包括周教授平常日課的手稿,這些都是他日夜不綴地鍛鍊筆墨基礎的成果,也是對後學最好的示範,讓他們了解深根基礎的重要性。

本次大展展出周教授各個階段精選佳作237件,包括水墨作品72件、書法作品19件、篆刻作品35方、線裝書65本、陶瓷9組及文物37組,揭櫫周澄教授一甲子以來對書畫金石與國學詩詞錘鍊不怠的純一態度與實踐力行及作為後學依仁遊藝的範示。並配合展出主題於10月17日下午1時於中山講堂辦理「蒸雲洗石—-周澄八十回顧展」座談會。


格式工廠10周澄作品〈千山彌勒佛〉90x180cm-2002

周澄作品〈千山彌勒佛〉90x180cm-2002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寫我的家 青年書法家邀請展
國立國父紀念館為鼓勵青年藝術家從事書法藝術創作,特別策劃「青年書法家邀請展」,邀請臺灣28位年輕書法家以「書寫我的家」為名進行創作。展示的作品,可以看到年輕書寫者有的以地方城鎮風貌為題,抒發自我成長的感悟,進行全新創作。 (詳全文)

回望雲捲雲舒-2020李轂摩八十回顧展
李轂摩先生一直以來被讚譽為「臺灣本土水墨大師」,1941年生於草屯,他成長於山居鄉間,從「看牛囝仔」的角度取材周圍的山水人物,作品洋溢鮮活熱烈的生活氣息,之後又向畫家夏荊山習工筆人物與山水畫,以文人畫呈現台灣鄉間美感,打造自成一格的畫風。 (詳全文)

媽祖藝陣.土地印記–林智信邀請展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未來林舍畫廊將參加「JINGART 藝覽北京博覽會」
趙趙的自畫像系列作品自2015年開始,藝術家在畫面中描繪自我,相同的姿勢,以手拖著下巴。然而作品卻呈現完全不同的風格,有現代主義式的繪畫表現,也有近乎抽象的黑灰色調創作。
Booth:1F06-趙趙 1F07-申亮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物館法
 
中華民國104年7月1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400077001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20 條;並自公布日施行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家:Tina Spratt
國籍:英國
學歷:英格蘭伍爾弗漢普頓大學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家:Hasan Kirdi
國籍:土耳其
居住:法國巴黎
出生年:1957年
2016ART預售專頁:http://goo.gl/6dz2JM

Hasan Kirdi出生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亞。大學畢業後,有長達24年的時間,他都是一邊在公司企業當經理,一邊進行繪畫創作,並參與各項的藝術活動。他在1997年辭掉工作並定居於巴黎,曾在巴黎和赴義大利學習水彩技法;此後所創作的作品大多是水彩和油畫。自2006年以來,他便專心的在工作室中繼續藝術的創作,並曾舉辦過56場的個人畫展。Hasan Kirdi的水彩有風景畫,亦有靜物畫。近幾年他的創作大多是以郊區風景及漁人生活做為主題,此次參展的作品皆是漁人系列,每一張都用不同的角度來描繪海上生活的情景。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家:Vladimir Volegov
國籍:俄羅斯
出生年:1957年
學歷:烏克蘭藝術學院
2016ART預售專頁:http://goo.gl/89PejZ

「我描繪純然之美:與愛人在海邊漫步、呵護著兒童或是花朵、在隱蔽的長椅上瑟縮著,或是茂林中灑落的陽光。女人在此時最美,看著花兒、做白日夢、甚至打個盹…。我呈現出女性之美,正是此時這個世界最需要的。當您看著這些繪畫,您會想要置身其中。」
Vladimir Volegov 俄國人(哈巴羅夫斯克),從小就父母離異,他跟隨母親一起生活。三歲時即展現繪畫天份,母親想培養他當醫生,但他卻對繪畫情有獨衷。在小學時就時常幫老師製作圖案教具,也靠著畫些宣傳單來賺自己的零用錢。14歲時開始製作3公尺長的海報。1982年他成為當地藝術協會的主席。1986年他經常往返莫斯科參加國際海報展,也曾經獲得該展項的第一名。在1990年,他遊歷到歐洲,靠著在街頭幫女士畫肖像過活,譬如巴塞隆納、柏林維也納以及其他歐洲大城,這樣的生活持續了10年。當他在奧賽美術館看到印象派的真跡後,他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繪畫上。2004年被紐約的經紀人發掘,與他簽了長約。他也接受John Singer Sargent與Joaquin Sorolla的浪漫寫實主義的風格,一直到現在。2006年,他與太太一同搬到西班牙,同年,兒子出生。2007年開始與法國與美國、義大利和瑞典的畫廊合作。如今已是著名的人物畫印象派大師,善於捕捉永恆的記憶瞬間。他的畫作盡情展現女性溫柔婉約之美,不是狂喜的那一種,也不是性感的那一種,而是那種含苞待放尚未經過愛情洗禮的少女情懷,每個女主角都是快樂的,你不會看到她們與你四目相接,你只會看到側面,看到她們的秀髮隨風飄揚,看到她們雪白的頸側。你會想要俯身親吻她們。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生‧梵谷〈1853~1890〉,一八五三年出生於荷蘭農村一個窮苦教師家庭,梵谷六歲時就開始學畫畫,很快就產生濃厚興趣並表現出繪畫的天分。他可以連續幾天觀察一隻貓並把它畫下來。但二十七歲之前,他從未想過當畫家。梵谷早年從事過畫廊雇員、教師、礦區傳教士的工作,在做這些工作時,他遇到的大多是挫折和失敗。困難、失敗和挫折的遭遇使年輕的梵谷宗教情緒日益狂熱。

梵谷開始投身繪畫創作時,一八八六年來到巴黎,在色彩方面受到印象派的啟蒙,後移居法國南部阿爾勒。在阿爾勒,他畫了大量烈日輝照下的麥田、向日葵、開花的果樹和其他景物。但精神病的發作常常中斷他的創作。因為不堪折磨,一八九○年,梵谷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位飽受生活苦痛折磨的藝術大師,以他短短十幾年的繪畫生涯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藝術珍品。聞名於世的代表作有《郵差》、《午時的太陽》、《自畫像》、《蒙馬特》、《雨後》、《花瓶》、《向日葵》、《星夜》..等。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是美國石油大亨,創立蓋提石油公司,1957年財富雜誌稱他為最富有的美國首富J. Paul Getty(保羅蓋提,1892-1976),死後為了將自己所收藏的四萬四千多件、最近五百年來的古、現代藏品,包括繪畫、雕塑、傢俱、陶瓷、手稿、相片...等被世界看見,因而建立私人博物館,他死後的遺產撥給博物館28億美金,讓Getty Center瞬間變成世界上最有錢的博物館。之後建立的保羅·蓋提信託(J. Paul Getty Trust)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和慈善組織,致力於視覺藝術的推廣。
J. Paul Getty Trust的目標任務包括藝術品的保護工作、出版物、展覽、藝術資助計劃和培訓藝術館人員計劃。而組織所屬的研究員的工作,在保護實踐藝術史研究、博物館學,以及促進藝術知識,和培育不同年齡的觀眾鑑賞藝術的能力。
Paul Getty認為「藝術」是由社會文明影響所興起的,並堅信利用藝術向公眾提供教育和享受是非常重要的。Getty Center不收任何入場費,只收停車費用。博物館內收藏眾多希臘和羅馬文物,當然也包括18世紀的法國家具和歐洲繪畫的集合。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制度學派經濟學家凡勃倫(T.B.VEBLEN,1857-1929)觀察到在消費者身上有一種商品價格越高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這種消費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與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一種社會心理上的滿足。
由於某些商品對別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購買高級轎車顯示地位的高貴,收集名畫顯示雅緻的愛好等等,這類商品的價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願意購買,因為只有商品的高價,才能顯示出購買者的富有和地位。由於凡勃倫注意到,故將此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另因是消費者可能是想要通過使用價格高昂、優質的產品來引人注目,具有一定的炫耀性,因而這種現象又被稱為「炫耀性消費」。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點摘錄】
藝術市場的興旺,因為許多生力軍的加入而更加活絡,一如席格勒所解釋的:「人希望藝術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購買現代藝術就像前往巴塞爾(Basel)、倫敦弗列茲(Frieze)藝術博覽會,或是威尼斯雙年展,當然也是像出席紐約這樣的晚間藝術拍賣會,現代藝術收藏家就是根據這些活動來生活行動,要收藏當代藝術品就要買票加入一個俱樂部,與一群熱愛收藏的人定期在某些特殊旳地點碰面,在一起欣賞繪畫、一起去派對。它極令人嚮往。」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 ~ 1564)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他的藝術創作在人文主義思想支配下,加上受薩伏那羅拉〔Savonrola﹞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方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奮鬥的精神。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藏藝術品之前一定要先做功課,第一步是多看、多聽,培養欣賞的眼光,有餘錢才進場。錢夠多、眼光精準就買名家精品,小康或初入門者可選剛出道,卻充滿潛力的新銳畫家作品。以下原則可供大家參考:

1.買自己喜歡、想長期收藏的畫,不要被拍賣公司行銷手法所左右。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多年前邱永漢先生看上席德進的一幅畫,就付現購買,沒想到席大畫家竟然當面點數,讓他大不以為然;畢竟邱先生當時在文化界及商界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畫家如此市儈,未免心生嫌惡。邱夫人見狀即笑著說:「你把人家嘔心瀝血的藝術作品當商品買,人家當然以商人的心態跟你銀貨兩訖,有何不對?」邱永漢聞之啞然失笑,雖然肯定席德進的藝術造詣,卻從此王再碰其畫作。沒想到席德進只活到五十八歲就因胰臟癌過世,如今其作品行情大約是原來的七百倍,邱先生雖只買一張,也算是小賺了;當初他如果聽太座之言而盡釋前嫌,多買些席大畫家的作品,如今都更值錢了。

席德進是林風眠的弟子,杭州美術學院第一名畢業,他的水彩畫融合中國水墨精神與畫法筆勢,自創一格,俐落的黑輪廓線條張力十足,頗似同時期法國大師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1928-1999)的作品。席德進的畫作以1962年「紅衣少年」肖像油畫,及1966年從巴黎返國後的一系列台灣民俗、建築水彩畫最為市場喜愛。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近藝術品既能豐富生活、提高品味,還能發揚文化,一舉數得。最重要的是只要眼光獨到,把玩幾年之後,去蕪存菁,留下最愛,肯定可贠獲利,風險比其他投資標的物要低很多,這門獨特的學門就叫做「藝術經濟學」。
而藝術經濟學首重「三出」,掛得出、送得出、賣得出,也稱之為九字真經: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