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至22日,高雄藝術博覽會來到第八屆,11/19下午兩點於駁二藝術特區自行車倉庫與城市商旅真愛館2樓正式開幕。本屆匯聚近四十家國內外重量級畫廊,約八百件經篩選過的作品,白石畫廊、尊彩藝術中心、晴山藝術中心與紅野畫廊、新苑藝術等名家畫廊紛紛盛情參與,並邀集藝術專業精銳,特別策劃三場論壇,主題囊括原住民藝術的當代觀、疫情之下的藝術轉換-虛擬與實體的藝術展演,以及島嶼與海洋的對話-創造新型態的藝術。
一直以來,博覽會以「東南亞及東北亞藝術交會平台」為起點,長期推展南島藝術,今年國外畫廊與學者受新冠疫情阻擋無法前來高雄,也因此促成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平台、高雄藝術特展區及台灣潮主題特展,不僅展現台灣原住民藝術的藝文深蘊,也介紹台灣本土的街頭潮流藝術正當紅火熱的塗鴉、公仔等新創作品,用對藝術的濃情烈焰,溫暖南台灣疫情寒冬,綻放藝術璀璨光采。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邀您共同體驗藝術與當代社會的連結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現正盛大展出「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於本(11)月起陸續推出專家導覽及【動物生.死.學】跨域講座等系列活動,以更多元的方式觀看展覽。專家導覽邀請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術家及藝術學者進行導覽,跨域講座則邀請從事生態保育、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與參展藝術家進行跨領域分享對談,期透過活動能更進一步深入瞭解本屆台雙展所探討的廣泛議題面向,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專家導覽」已於11月14日舉辦第一場,由獨立策展人胡朝聖對本次作品進行精彩深入的解析,亦透過本身豐富的觀展經驗和本次觀察台雙展的過程,向參加觀眾們分享如何欣賞當代藝術。專家導覽系列活動陸續還有3場次,分別於11月29日(日)、12月13日(日)、27日(日)進行,邀請本屆展覽策展人姚瑞中、藝術家涂維政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郭昭蘭副教授等專家學者,介紹展覽的策展思維理念、展出作品的創作理念與表現特點,並透過多元觀點解析現今臺灣美術與當代藝術蓬勃且紛呈展現的風貌,進一步探討策展及展出藝術作品等如何回應我們所處的當代社會與世界。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探討人、動物與生命價值以及生態環境等議題,國美館呼應議題推出「【動物生.死.學】跨域講座」,4場講座分別訂於11月21日(六)、12月19日(六)及明(2021)年1月9日(六)、1月30日(六)辦理,邀請長期投入生態攝影、保育、科學研究、環境倡議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到館分享,亦邀請參展藝術家分享自己透過觀察、轉化和日常實踐,所發展出的獨特藝術創作。期能讓社會大眾透過講座參與來瞭解科學研究、生態保育、藝術等各種不同領域如何回應我們所生存的島嶼、環境與世界,串起人類與動物生命至生態環境之間常受忽視卻實而緊密的連結,共同朝向共存共榮的未來進發。
國美館期透過專家導覽及跨域分享對談,讓大眾更加關注藝術與我們所處世界的關聯,更可與策展人、藝術家和各領域專家學者進一步交流,活動免費且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網報名,以免向隅。「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即日展出至2021年2月28日,展覽及系列活動詳細訊息請參見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https://pse.is/38cnja

國美館本月起將推4場「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專家導覽

國美館呼應「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議題推出「【動物生.死.學】跨域講座」

國美館將推4場「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專家導覽,上週六(14日)由獨立策展人胡朝聖進行深入的解析

國美館將推4場「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專家導覽,上週六(14日)由獨立策展人胡朝聖進行深入的解析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專家導覽系列活動
活動日期:2020/11/14(六)、29(日)、12/13(日)、27(日)
活動連結: https://reurl.cc/VXgX0N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動物生.死.學】跨域講座
活動日期:2020/11/21、12/19、2021/1/9、1/30(均為周六下午)
活動連結:https://reurl.cc/7oNo0k
活動承辦人:吳昆霖 電話:(04)2372-3552 #327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展出期間:即日至2021年2月28日
官方網站:https://taiwanbiennial.ntmofa.gov.tw/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美館院合作,奇心協力造福鄉親!
結合雙方專業資源 幫助思覺失調病友 穩定心情 覺察自我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曾說,醫院與博物館是奇美留給台灣社會永續存在的禮物,因為擁有強健身體與美好心靈才是幸福人生。奇美醫學中心與奇美博物館為落實許創辦人追求身心健康的目標,今年首度攜手合作,結合彼此專業資源,共推「藝術治療」計畫,以一系列藝術課程提供思覺失調症的病友,練習情感表達、活化記憶與覺察自我。不少病友上完課笑容變多,紛紛表示原來自己也可以創作藝術,「讓我的心情進步了。」
藝術在創造與分享的同時,不僅傳達美感,也使個人思考與情緒得以沉澱,其獨特性被用以發展成近代的藝術治療。藝術治療提供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安全不具威脅性的表達空間,協助個案表達自我、內在溝通和自我成長的機會,成為「身、心、靈」全人醫療最佳的整合觸媒之一。「藝術治療」近年來被廣泛運用在各種疾病的治療上,其中以精神疾病最為常見,此次醫院與博物館的合作計畫,即以備受關注的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病友為對象。
該合作計畫緣起於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的提議,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成癮防治科主任張志誠某次看見奇美博物館設計的國小藝術修復課程,便主動接洽館方,討論能否合作推出藝術治療課程,提供思覺失調症病友學習的機會,雙方一拍即合。從去(108)年9月開始發想、討論,並承蒙奇美醫學中心院內全人照護計劃的支持,中途受疫情影響,直至今(109)年7月真正落實。此次課程共有「藝術修復、摺紙創作、繪畫」三大主題,從7月起至12月為期半年、共17堂課。負責課程安排的奇美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專員林雅琦表示,為了增強病友信心、減少挫折感,課程設計上皆為病友做了特殊調整,例如簡化操作步驟、拉長練習時間等,讓病友可以一步步在藝術創作中得到療癒。同時,透過奇美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的引導,讓病友學習情感表達、活化記憶與覺察自我。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成癮防治科主任張志誠表示,近年來社會重大案件的報導,常讓思覺失調症病人與其家屬承受污名的影響。多數民眾對此病甚至存在極大偏見。其實,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可治療的大腦疾病,除了精神症狀如幻覺、妄想的干擾外,對病人影響更深遠的是疾病所致的認知功能損傷,負性症狀如動機減弱、情緒表達困難、社交與興趣下降等,成為回歸工作與就學的主要障礙。藝術治療恰好是個合適的方式,透過非口語的互動,探索自我、增進表達,在治療過程中,慢慢提升病人自尊,重拾回到社會的自信。
藝術治療課程進行至今,已得到許多病友的回饋。奇美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專員林雅琦指出,一開始學員表情比較漠然,但上了幾堂課後便能開懷大笑,甚至出現期待上課的情緒;有些表現好的學員更會指導他人,彼此之間產生更多交流的機會;此外,不只一位病友對於「原來我也可以創作藝術」感到欣喜。今天奇美醫院與奇美博物館特別舉辦了一場成果發表會,現場將病友的作品透過展覽方式呈現,學員們用心而細膩的創作令人動容;發表會同時也進行一堂繪畫課,每位學員認真作畫,看起來十分投入。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曾說:「一百年後,希望留給台灣永續存在的,一是奇美醫院,一是奇美博物館。畢竟,人要過得幸福,追求幸福人生,最終還是要回到健康的心靈和強健的身體。這可說是我一生的志業。」此次醫院與博物館的合作,完全體現了許創辦人的精神。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成癮防治科主任張志誠強調,此計畫只是一個開端,期盼未來可以持續整合資源,提供民眾更多服務。
奇美博物館館長郭玲玲表示,感謝奇美醫院給予博物館服務病友的機會,藝術本是療癒社會的良方,博物館除了提供藝術教育資源,也努力讓藝術融入民眾生活,希望透過藝術陪伴能夠滋養民眾心靈、幫助精神平穩,為家庭及個人帶來幸福力量。
目前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提供日間留院復健治療,有興趣者可電洽奇美醫學中心日間病房諮詢電話:(06)2228116分機58501。
https://pse.is/38ldbf

奇美醫學中心與奇美博物館合作推出藝術治療計畫。

思覺失調病友體驗畫畫課。

思覺失調病友體驗雕塑修復課程。
【病友心得分享】
至奇美博物館參與藝術體驗-畫畫課程
「經由冥想靜聽,創作自己的畫,找到自己獨特的地方,每一個畫都有動人的故事。分享也是一部分,喚回以前的記憶。跟大家訴說以前的事情,讓我覺得變與不變的社會,惆悵與穩定都是相對的,讓我心情進步了。」
至奇美博物館參與藝術體驗-雕塑修復
案例:『66年次的阿國(化名),是奇美醫學中心樹林院區的日間留院學員,當參加奇美博物館修復藝術治療時,原本是以『看』的心態參加,當奇美博物館的KIKI老師介紹雕塑的歷史後,才發現原來自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這項工藝產生,而從木雕、石雕、金屬雕、到現在的大理石雕,都各具每項不同的特色。
而雕像,跟人類存在的環境一樣也有天災人禍,像地震、人為的觸摸、風吹雨淋等,連蜜蜂也可能參一腳的在上面築巢,都更顯得保存不易,也讓阿國深刻的了解到,原來平常看到的雕像,原來遇到了天災人禍,還是如此屹立不搖。而阿國只聽過藝術品的精雕細琢,可沒聽過藝術品也可以修復,而且聽KIKI老師說,像是年代久遠的作品壞掉、修復更是不容易。
阿國在參與除去雕像作品骯髒的修復課程體驗時,捲了棉花、沾了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還是沒辦法將骯髒的雕像完全剔除汙點和恢復到亮白。而把有缺陷的花雕做修復時,阿國將黏土拿捏了半天,拿起工具認真修修補補,深刻體會到鉅細靡遺的修復歷程。阿國想如果是真品的雕像想修復到跟以前一模一樣,恐怕會更難修復,阿國說:「難怪雕像只能遠觀,不能觸摸!」
阿國體驗了藝術修復體驗一系列的課程後,除了讚嘆之外,更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也知道修復雕塑的重要性,不但充實了自己,對雕塑也更有新的認識!』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年11月,蘇富比將連續呈獻兩場東南亞藝術網上拍賣:「La Mystique de L’Indonchine」及「Breathless」。「La Mystique de L’Indonchine」將聚焦近年來越趨國際化的越南藝術,而「Breathless」則紛呈現當代東南亞藝術巨匠和後起之秀的成就。
東南亞藝術多元、多彩的特性別具一格,往往表達了該區歷史的複雜性與凝聚力。每個國家的藝術都會對某些共同議題產生共鳴,例如傳統與現代、全球化與本土身份等。其用色、物料及主題多元,風格清新獨特,因而得到全球越來越多藏家的青睞。
近年來,越南藝術市場越漸蓬勃,現代及當代藝術作品價格節節上升之餘,越南優秀藝術家紛紛登上國際藝壇,頗受關注。越南自1986年開放市場,越南藝術家的作品自此開始名揚國際。蘇富比長期致力推廣越南頂尖藝術家作品,傳揚越南藝術之美。過往,優秀的作品大多由法國私人藏家珍藏。綜觀過去三十年,越南藝術市場從最初由國際藏家帶動,到近年來需求大增,主要是因為越南藏家在市場上越漸活躍。
就市場層面來說,東南亞藝術在國際藝壇之曝光率近年來增加不少,亮相於重點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展覽等,東南亞藝術家亦常於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交流,藏家和大眾的興趣更有明顯增長。蘇富比於1996年的首場東南亞藝術拍賣錄得377萬新加坡幣成交額(約2,070萬港元),及至2019年已達到2.58億港元,足證市場龐大潛力。
「印度支那的仙境」La Mystique de L’Indonchine
(11月23日至12月1日)
「印度支那的仙境」網上專場拍賣呈獻越南法屬時期的精美畫作,這些作品流露豐富的越南傳統與法式風情,讓人憶起昔日的美好年華。上拍作品包括精美的小品畫,它們以油彩、水彩及漆為媒材,絢爛繽紛,盡顯越南藝術黃金時代(1930-1945)對二十世紀藝術界的影響。當時的藝術家從理想化繪畫主題中汲取靈感,形成全新的現代藝術流派,最終創出糅合越南與法國藝術特色的新風格,讓人耳目一新。
https://pse.is/38xjtr

黎譜 (Le Pho)
《花與仕女》
油彩畫布
款識:藝術家以英文及中文簽名
131 x 89 公分;51 ½ x 35 英寸
Estimate: 280,000 - 380,000HKD

土龍木市應用美術學院/ Thanh Le 工作室
《越南北部風景》
漆畫木板
91 x 170公分;35 3/4 x 67英寸
Estimate: 90,000 – 120,000 HKD
Breathless
(11月30日至12月7日)
蘇富比Breathless將以網上專場的形式,紛呈琳琅滿目的東南亞繪畫、雕塑、版畫及紙本作品,見證現當代東南亞藝術巨匠和後起之秀的成就。藏家可安坐家中,享受在彈指之間收穫心儀佳作的購藏樂趣。

Herman Chong
《氣喘喘》
壓克力畫布
Estimate: 20,000 - 30,000HKD

羅納德·溫杜拿 (Ronald Ventura)
《無題》
油彩畫布,玻璃纖維樹脂框
2018
Estimate: 580,000 - 780,000HKD

若蘭多·(奧蘭)·溫杜拿 (Cheong Soo Pieng)
《靜物與酒杯和水果》
壓克力畫布
2018
Estimate: 40,000 – 60,000 HKD
東南亞藝術品在拍賣場上的趨勢
蘇富比早於1996年在新加坡舉行首場東南亞藝術拍賣,並在2008年把拍賣移師至香港,與春秋兩拍同期舉行,成功借助這一個國際性藝術拍賣平台,進一步開拓亞洲、甚至全球客戶群。自此之後,東南亞藝術日趨國際化,並吸引不少來自亞洲其他地區以及西方的新藏家進場。蘇富比把東南亞藝術與其他亞洲藝術並列展示,更能凸顯其跨文化影響力,並將東南亞藝術推向更廣闊的藏家層面。近年來,不少藏家以更認真的態度來審視東南亞藝術。我們樂見來自台灣、日本、南韓、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新藏家開始關注並購藏這板塊。例如,在過去四至五年間,台灣藏家越見成熟,並更有策劃性及針對性的模式來建立其東南亞藝術收藏。
就市場層面來說,東南亞藝術在國際藝壇之曝光率近年來增加不少,亮相於重點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展覽等,東南亞藝術家亦常於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交流,藏家和大眾的興趣更有明顯增長。蘇富比於1996年的首場東南亞藝術拍賣錄得377萬新加坡幣成交額(約2,070萬港元),及至2019年已達到2.58億港元,足證市場龐大潛力。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市集、行動劇場、跨界表演帶來冬日好時光
11月是迎接初冬的季節,歡迎觀眾到故宮來,跳脫日常生活步調,進入全新藝術體驗。由本週末(11月14日)開始的「女子時光—2020故宮藝術節」以「女子時光」為主題,呼應正在展出的「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呈現女子在當代藝術創作、文創領域積極展現的創作力量。活動內容包括「古德市集」、「女子時光」戶外裝置作品、「故宮藝境」表演團體接力。故宮希望透過此一系列的跨域展演活動,為觀眾帶來充滿驚喜、豐富生活的藝術派對,在2020年的尾聲,讓故宮陪你度過一段冬日「女子=好」時光。
「古德市集」邀請各創意品牌,展現對於藝術、環保、食物及教育面向的關注。市集現場更設有野餐打卡亮點及手作體驗區。另外,12月的故宮展館外一樓廣場也將出現「女子時光」戶外裝置作品,邀請三位當代女性藝術家謝旻玲、洪天彧及陳青琳,分別以金工、天然礦石材、繪畫進行創作,呈現女性勇於打破創作界線的特質,並運用現代語彙與故宮文物進行對話。
「故宮藝境」將於週末帶來不同表演團體精彩的跨領域演出,特別在12月5日由國際知名表演團體「優人神鼓」首度以女團組合,運用身體的舞動,呼應山水畫筆觸與現場藝術裝置,呈現獨特而迷人的女力氛圍。另外各週還有「複象公場」的互動性表演;「游墨之間」將書法拓展到生活,帶來具有深度與廣度的演出;「安娜琪舞蹈劇場」將科技融入舞蹈;「Cicada」則將演出以鋼琴、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四種樂器交織而成的清新音樂曲風。
故宮表示,11、12月故宮同時舉辦多項活動與展覽,包括有「策展人陪我看導覽」、「海怪小學堂—假日戲劇導覽」、「她—女性形象與才藝」專題講座、「她—女性形象與才藝」、「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台後早期歲月」、「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風格故事—乾隆年製琺瑯彩瓷」、「鑑古—乾隆朝的宮廷銅器收藏」等,歡迎大家來感受內外兼備、動靜兼宜的故宮,以多元藝術體驗豐富這段冬日時光。
https://pse.is/38w8sm

故宮吳密察院長及余佩瑾副院長及「女子時光」三位女性裝置藝術家為藝術節揭開序幕

故宮吳密察院長表示近期展覽由院內資深研究同仁策畫,精銳盡出,亦將搭配活動,讓國民感受不一樣的多元故宮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為整合區域文化資源、凸顯區域文化特色,「109年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以培力輔導地方團隊為主軸,選定了北海岸(基隆、九份、金瓜石、水湳洞)和大漢溪(鶯歌、三峽、大溪)2條跨縣市的文化廊帶,規劃針對國際旅客,具臺灣文化特色的主題遊程;於109年11月10日舉辦大漢溪廊帶成果發表暨專業人士、媒體踩線團,邀請各界專家、媒體、部落客蒞臨指導並給予建議,更加了解旅客需求。
本次成果發表暨踩線團,邀請長期關心推廣臺灣文化的專業人士、旅遊業界人士、媒體夥伴與網紅部落客,透過不同領域參與的心得與建議,讓大漢溪廊帶的遊程得以曝光之外,未來更能將文化資產轉譯成打動人心的行程內容,讓外籍旅客認識臺灣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今年以北海岸(基隆、九份、金瓜石、水湳洞)和大漢溪(大溪、三峽、鶯歌)2條跨縣市的文化廊帶開始,重新認識臺灣。
參與者之一的文化銀行創辦人邵璦婷小姐,多年來推廣臺灣在地文化,同時承接多項政府文化推廣專案,對於市場的需求、臺灣各地的文化傳承多有心得,此次也是第一次深入理解大漢溪的在地團隊與地方文史。而擁有英國倫敦藍牌導覽員執照的Craig,更在過程中分享自己在海外導覽、解說地方文史的經驗;藍牌導覽是倫敦最高級的官方導覽,只有藍牌持有導覽員可以導覽倫敦塔、聖保羅、西敏寺大教堂、溫莎堡,和倫敦1小時內的定點。目前全英國註冊的藍牌導覽大約一千多人,而臺灣只有十幾人有這種特殊執照。
大漢溪自古以來河運發達,清代木材、陶器、茶葉、煤礦各種物產順流而下,運往各地銷售;雖日治中期桃園大圳自大漢溪引水使水量大減,加上公路開發,貨物集散中心的地位逐漸消失,但大溪木材,鶯歌陶瓷,三峽茶葉、藍染還是極具代表性的在地工藝產業;老街聚落、歷史建築及民俗文化,記錄著不同族群打拼的生活痕跡。想從多彩的工藝產業了解在地臺灣文化?走訪大漢溪廊帶路線就對了。
https://pse.is/392nnf

三峽合習聚落,體驗金工、傳統廟宇雕刻職人精湛手藝

大溪新玉清木器行夥伴帶踩線團進行木筷手作體驗

甘樂文創引領媒體踩線團深入三峽文史及祖師廟之美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年11月20至22日,高雄藝術博覽會來到第八屆,在藝文愛好者們争相垂詢下,即將於駁二藝術特區自行車倉庫與城市商旅真愛館2樓,點燃令人迫不及待的南臺灣藝文花火。本屆匯聚近四十家國內外重量級畫廊,約八百件經篩選過的作品,白石畫廊、尊彩藝術中心、晴山藝術中心與紅野畫廊、新苑藝術等名家畫廊紛紛盛情參與,並邀集藝術專業精銳,特別策劃三場論壇,主題囊括原住民藝術的當代觀、疫情之下的藝術轉換-虛擬與實體的藝術展演,以及島嶼與海洋的對話-創造新型態的藝術。
一直以來,博覽會以「東南亞及東北亞藝術交會平台」為起點,長期推展南島藝術,今年國外畫廊與學者受新冠疫情阻擋無法前來高雄,也因此促成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平台、高雄藝術特展區及台灣潮主題特展,不僅展現台灣原住民藝術的藝文深蘊,也介紹台灣本土的街頭潮流藝術正當紅火熱的塗鴉、公仔等新創作品,用對藝術的濃情烈焰,溫暖南台灣疫情寒冬,綻放藝術璀璨光采。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永斐館長肯定創作者對生活、生態、生命的深刻探討
國美館「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暨策展人座談會」今(8)日舉辦,由國美館梁永斐館長及策展人姚瑞中主持開場。梁永斐館長於致詞時表示,本屆台雙展以「禽獸不如」為主題,策展人及藝術家結合三生:「生活」、「生態」、「生命」進行了深刻的演繹與詮釋,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佛學的觀點讓大眾有所體悟。他也提到藝術家的特質,是以特殊的感知與內心的修練來觀照世界萬物,同時關注社會議題,與在地文化連結,進一步透過科技藝術等模式與國際議題接軌;而策展人的角色,則是將藝術家的創作脈絡經過爬梳、整合、系統化之後將展覽具體呈現。
本屆台雙展觀照地球上各類物種的生存處境,檢視人類活動的規模對於自然環境、生態所產生的各種影響,並以視覺藝術、現場行為、聲音藝術…等多種展演形式進行跨域嘗試,共規劃8個子題。本屆台雙展策展人姚瑞中表示,本展深入探討如何尊重生命,省思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的位階,如何運用知識、技術、能力維持生態平衡,與生命共存。此外,在展覽場域上突破以往,於國美館以外的展覽空間推出一檔衛星展及四檔平行展,為國美館的台雙展開拓不同的策展模式。
為了讓觀眾有機會更深入瞭解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國美館特別安排「藝術家暨策展人座談會」分3天舉辦。除了藝術家的創作理念發表,也特別請四檔平行展的6位策展人探討他們的策展理念,解析他們所觀察到的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現況,以及四檔平行展內容與台雙展策展主題「禽獸不如」的對照與呼應關係。本日的座談會邀請北藝大吳岱融助理教授、北藝大沈伯丞助理教授、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南藝大學龔卓軍教授擔任座談主持人,藝術家顧廣毅、宮保睿、魏澤、陳懋璋、彭奕軒、張辰申、陳聖文、許尹齡出席發表,平行展策展人陳冠穎、賴曉瑩、黃又文、陳子澂、朱峯誼、彭才瑄蒞臨現場分享理念。
人類與物種的關係,近年來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重要研究課題,國美館此次的座談會,透過藝術家與策展人敏銳且多元的觀察視角,引發大眾對於動保意識、環境永續發展更多的關注與共鳴。
https://pse.is/38pbar

國美館梁永斐館長致詞

2020台雙展策展人姚瑞中開幕致詞

第一場藝術家座談會左起顧廣毅、宮保睿、主持人吳岱融教授、魏澤、陳懋璋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館舍主體開放時間:週二~五12:00~18:00
週六10:00~20:00;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外圍E亭、下凹庭園區之數位藝術方舟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04)2372-3552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工藝之家」是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全國優秀工藝師認證機制,今(109)年為睽違8年再次舉辦,全國各縣市申請踴躍,競爭激烈,在全部25位通過決審的工藝之家中,新北市即有許旭倫、蘇正立、林國信及許明香等4位工藝師獲選,人數居全國之冠,亦印證新北市豐沛的工藝創作能量。
「臺灣工藝之家」旨在建立傑出工藝發展機制,發展臺灣工藝的創作及參觀體驗環境,肯定各項工藝類別優秀工藝家之卓越表現。此次獲選的新北市4位工藝之家,其工藝創作亦各有特色:許旭倫從事陶瓷工藝創作達20餘年,作品融合不同媒材,極具創新表現與個人風格;蘇正立傳承生活陶彩繪技藝,作品除具藝術性,亦融入傳統常民文化內涵,將藝術引導至日常生活中。林國信以金工銀壺飾品創作為主,雖然擅長「木目金」、「一片拉」等日本傳統技藝,但造型亦能呈現在地特色;許明香以臺灣古建築作為創作主題,透過寫實雕塑反映出對本土人、地、物的情懷。
文化局表示,「臺灣工藝之家」初審是由各縣市文化主管機關推薦,新北市擁有非常豐富的工藝人才與資源,在推薦過程中除了邀請專家學者針對工藝師進行評定外,也提供許多建議協助工藝師持續精進。除了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預計於12月進行授證典禮外,為了推廣新北市的「臺灣工藝之家」,文化局也預計在明(110)年舉辦工藝之家大展,期望透過展覽呈現,讓更多人認識新北市的工藝家與工藝之美。
新北市除了本屆許旭倫、蘇正立、林國信及許明香等4位獲選者外,還有段安國、黃忠山、蘇為忠、廖天照、陳逢顯、許朝宗、施宣宇、吳明儀、谷源滔及王錫坤等10位優秀工藝師獲此殊榮。
https://pse.is/39rne2

林國信老師

許明香老師

蘇正立老師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