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文報報 (10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合作策劃「蝴蝶與福蝶:藝術與科學的共鳴」特展,從科學、文化及藝術的角度切入,詮釋蝴蝶多樣繽紛的樣貌。展覽結合了臺博館的藏品及臺大昆蟲學系的蝴蝶標本,以及昆蟲學者楊平世教授收藏的蝴蝶文物等,共展出342件展品,即日起至110年4月25日於臺博館一樓西展間展出。

此展由藝術和科學的視角切入,展場分為「人文藝術區」、「秘密花園生態區」及「保育主題區」三個展區,從蝴蝶的故事、詩詞和歌謠開始,談蝴蝶的藝術創作,再從科學的面向談蝴蝶的起源、分類、形態、生活史、食性、偽裝與擬態、保護色和警戒色、飛行與遷移,以及蝴蝶的保育行動,期望以蝴蝶為主題的藝術與科學展覽能引起民眾的呼應和共鳴。

臺灣的土地面積只有36,000平方公里,但已記錄的蝴蝶種類高達454種,其中有56種臺灣特有種和4種臺灣特有亞種,由於蝶種分布密度及特有種比率高、生態資源的多樣性,讓臺灣享有「蝴蝶王國」的美譽。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蝴蝶是昆蟲界的明星,不僅訪花吸蜜幫助植物授粉,維持生態平衡,也是傳統文化中詩文、繪畫和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所以古今中外有不少吟誦蝴蝶的詩詞歌賦,民間也流傳和蝴蝶有關的童話、小說、戲劇、節慶及以蝴蝶為主題的工藝和藝術作品。其身影結合了生物科學與文化藝術,也在自然知識中散發典雅的人文意趣,成為中外專家學者研究的對象,也是科普和環境教育的素材。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楊平世博士是著名的昆蟲學者,在昆蟲學系教學研究之餘,長年專注生態保育和科普教育相關工作,因教學需求開始蒐集昆蟲相關的文物,從此就步入了昆蟲文物的收藏世界。楊教授表示,此次特別挑選具代表性的蝴蝶文物展出,包含了蝴蝶畫作(蝴蝶繪畫、生物繪畫及蝶翅畫等)、各類造型的蝴蝶玉佩、古玉新鑲蝴蝶佩飾,以及蝴蝶首飾和鼻煙壺、紙鎮、瓷枕、繪扇等,與大家分享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背後的昆蟲學問。此展非常適切家庭及親子觀眾參觀,也希望透過展覽及推廣活動,呼籲大家共同關注蝴蝶保育議題。

「蝴蝶與福蝶」展覽期間規劃了專家導覽、主題座談與工作坊等活動,並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合作安排行動書車於11月21及22日到臺博本館廣場傳書香,帶來與蝴蝶有關的圖書,另也將於21日下午辦理「聽說這裡有故事」活動,邀請大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聆賞精彩的繪本故事,詳情請至臺博館官網>教育活動查詢(http://www.ntm.gov.tw)。

https://pse.is/39sh42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致詞

策展人楊平世教授致詞

出席開幕典禮的貴賓合影

策展人楊平世教授現場導覽

「蝴蝶與福蝶特展」人文藝術區

「人文藝術區」從蝴蝶的故事、詩詞和歌謠開始,談蝴蝶的藝術創作

與蝴蝶相關的工藝與藝術創作

伸出口器準備吸食射干花蜜的玉帶鳳蝶(游振國提供)

(藝文報報新聞採訪)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為桃園歷史最悠久的視覺藝術競賽,「2020桃源美展」透過公開徵件,遴選146件優質藝術品參展,鼓勵具有傳承與創新精神的美術創作,培育並發掘藝術人才。今年的頒獎典禮暨記者會於本(8)日下午2時在桃園市文化局1樓大廳舉行,現場頒發年度特別獎、前三名、佳作等獎項,另邀請長榮大學書畫學系熊宜敬教授為來賓及民眾們進行精彩的作品導覽。

2020桃源美展首次以兩年一屆的方式辦理,今年以「繪畫與書寫類」為主題,分為水墨、膠彩、書法篆刻、油畫、水彩及版畫共6個徵件類別,並放寬投件作品尺寸的限制。另外今年首增2名「年度特別獎」,頒予彰顯當代性或實驗性作品,提供參賽者更多自由揮灑創意的空間,豐富桃源美展的面貌。

本屆吸引近千件作品參賽,經過激烈的初審選出146件入選作品,再由評審進行作品現場審查,決定年度特別獎、前三名及佳作等名次。今年度6位「桃美獎」首獎得主,分別為水墨類-呂如笙〈光影文化館〉、膠彩類-林菊珍〈幻境生機Ⅱ〉、書法篆刻類-羅應良〈奮翼〉、油畫類-潘文凱〈車內風景(九)〉、水彩類-溫崎君〈回憶錄-4〉以及版畫類-林義隆〈栮杏相之森(日)〉。「年度特別獎」的殊榮由黃千育的水彩作品〈夢遊仙境〉和陳錦忠的水墨作品〈野有死麕〉分別獲得。

參賽者來自不同世代與多元的社會背景,各以其獨特視角創作出主題、風格迥異的作品。展覽中不乏見到多位創作者對於媒材和表現形式的嘗試和探索,在作品中加入異材質拼接、轉譯與挪用經典或以組件表現,抒發內心感懷、反思藝術本質或關心社會議題。參賽者靈活運用不同創作手法,彰顯作品意涵,觸發觀者思考與想像,也讓六類作品看似各自獨立,實則彼此映照和對話。

所有入選作品即日起至11月22日(週日)於桃園市文化局及中壢藝術館同步展出,文化局展出水墨、膠彩、油畫、水彩及版畫等5類;中壢藝術館展出書法篆刻類。展覽期間誠摯歡迎各方藝文愛好者親臨現場!
 
※展覽日期:10/31(週六)至11/22(週日)9:00-17:00 (每周一休展)
※展覽地點:
桃園市文化局展出:水墨、膠彩、油畫、水彩、版畫等5類
中壢藝術館展出:書法篆刻類

https://pse.is/39vbml



鄭文燦市長致詞

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熊宜敬 評審代表致詞

獲得油畫類桃美獎潘文凱先生與鄭文燦市長合影

2020桃源美展 年度特別獎陳錦忠先生與鄭文燦市長合影

2020桃源美展「桃美獎」獲獎者與鄭文燦市長合影

年度特別獎-水彩類-黃千育-夢遊仙境

年度特別獎-水墨類-陳錦忠-野有死麕

桃美獎-膠彩類-林菊珍-幻境生機 Ⅱ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永斐館長肯定創作者對生活生態生命的深刻探討

國美館「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暨策展人座談會」今(8)日舉辦,由國美館梁永斐館長及策展人姚瑞中主持開場。梁永斐館長於致詞時表示,本屆台雙展以「禽獸不如」為主題,策展人及藝術家結合三生:「生活」、「生態」、「生命」進行了深刻的演繹與詮釋,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佛學的觀點讓大眾有所體悟。他也提到藝術家的特質,是以特殊的感知與內心的修練來觀照世界萬物,同時關注社會議題,與在地文化連結,進一步透過科技藝術等模式與國際議題接軌;而策展人的角色,則是將藝術家的創作脈絡經過爬梳、整合、系統化之後將展覽具體呈現。

本屆台雙展觀照地球上各類物種的生存處境,檢視人類活動的規模對於自然環境、生態所產生的各種影響,並以視覺藝術、現場行為、聲音藝術…等多種展演形式進行跨域嘗試,共規劃8個子題。本屆台雙展策展人姚瑞中表示,本展深入探討如何尊重生命,省思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的位階,如何運用知識、技術、能力維持生態平衡,與生命共存。此外,在展覽場域上突破以往,於國美館以外的展覽空間推出一檔衛星展及四檔平行展,為國美館的台雙展開拓不同的策展模式。

為了讓觀眾有機會更深入瞭解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國美館特別安排「藝術家暨策展人座談會」分3天舉辦。除了藝術家的創作理念發表,也特別請四檔平行展的6位策展人探討他們的策展理念,解析他們所觀察到的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現況,以及四檔平行展內容與台雙展策展主題「禽獸不如」的對照與呼應關係。本日的座談會邀請北藝大吳岱融助理教授、北藝大沈伯丞助理教授、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南藝大學龔卓軍教授擔任座談主持人,藝術家顧廣毅、宮保睿、魏澤、陳懋璋、彭奕軒、張辰申、陳聖文、許尹齡出席發表,平行展策展人陳冠穎、賴曉瑩、黃又文、陳子澂、朱峯誼、彭才瑄蒞臨現場分享理念。

人類與物種的關係,近年來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重要研究課題,國美館此次的座談會,透過藝術家與策展人敏銳且多元的觀察視角,引發大眾對於動保意識、環境永續發展更多的關注與共鳴。

https://pse.is/38pbar


國美館梁永斐館長致詞

2020台雙展策展人姚瑞中開幕致詞

第一場藝術家座談會左起顧廣毅、宮保睿、主持人吳岱融教授、魏澤、陳懋璋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館舍主體開放時間:週二~五12:00~18:00
週六10:00~20:00;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外圍E亭、下凹庭園區之數位藝術方舟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04)2372-3552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工藝之家」是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全國優秀工藝師認證機制,今(109)年為睽違8年再次舉辦,全國各縣市申請踴躍,競爭激烈,在全部25位通過決審的工藝之家中,新北市即有許旭倫、蘇正立、林國信及許明香等4位工藝師獲選,人數居全國之冠,亦印證新北市豐沛的工藝創作能量。

「臺灣工藝之家」旨在建立傑出工藝發展機制,發展臺灣工藝的創作及參觀體驗環境,肯定各項工藝類別優秀工藝家之卓越表現。此次獲選的新北市4位工藝之家,其工藝創作亦各有特色:許旭倫從事陶瓷工藝創作達20餘年,作品融合不同媒材,極具創新表現與個人風格;蘇正立傳承生活陶彩繪技藝,作品除具藝術性,亦融入傳統常民文化內涵,將藝術引導至日常生活中。林國信以金工銀壺飾品創作為主,雖然擅長「木目金」、「一片拉」等日本傳統技藝,但造型亦能呈現在地特色;許明香以臺灣古建築作為創作主題,透過寫實雕塑反映出對本土人、地、物的情懷。

文化局表示,「臺灣工藝之家」初審是由各縣市文化主管機關推薦,新北市擁有非常豐富的工藝人才與資源,在推薦過程中除了邀請專家學者針對工藝師進行評定外,也提供許多建議協助工藝師持續精進。除了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預計於12月進行授證典禮外,為了推廣新北市的「臺灣工藝之家」,文化局也預計在明(110)年舉辦工藝之家大展,期望透過展覽呈現,讓更多人認識新北市的工藝家與工藝之美。

新北市除了本屆許旭倫、蘇正立、林國信及許明香等4位獲選者外,還有段安國、黃忠山、蘇為忠、廖天照、陳逢顯、許朝宗、施宣宇、吳明儀、谷源滔及王錫坤等10位優秀工藝師獲此殊榮。

https://pse.is/39rne2


林國信老師

許明香老師

蘇正立老師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個讓生活更美好的提案揭曉

人,必須選擇的是良善!在每個選擇的背後,都存在著生活的價值及對社會的參與。多數人的選擇,累積成為社會的價值,構成生活的樣貌。重新檢視你的選擇,讓永續循環的價值,因為你的選擇,而被重視,讓你想要的生活,真的被實踐!

文化局表示:為展現臺南新舊交融的生活樣貌,創造出專屬臺南獨特的創新與活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今年賡續辦理「2020臺南設計獎」徵選活動,邀請各界透過設計思維,讓生活更美好!將設計提升為社會關懷的溫度,以概念、行動、物件或事件的創新設計,來醞釀使生活變得更好的力量!本屆並結合臺南設計週活動,選出了18件以「臺南」為主題,「讓生活更美好」為創作核心的優秀作品。不同於往年,今年的徵選方式有重大轉型,分為「實務組」及「概念組」,得獎作品如下:


實務組: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市近年對於活絡藝術生態及提升創意加值產業,一直有前瞻新穎的創意規劃,吸引無數優秀藝術家在此發表創作。今年度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指導,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協辦舉行的「邊境之域 II- 2020 蔡芷芬個展」,於109年11月4日於桃園展演中心一樓隆重登場。
 
蔡芷芬長期創作關注自然環境與氣候變遷的探討,以多元觀點介入當代自然環境與人為擾動的變遷關係,試圖量測全球化過程中重新編碼的後自然現象。此次展覽發表,是從文化、環境、生態等面向,提出對比時空差異的藝術創作。主題是以台灣山區地景型態在自然與人為的雙重作用力之下,呈現出因氣候急劇變遷而加快變動的地貌結構。透過多年來實地踏查,將台灣都會區近郊山區地景型態的變異,做一長時間、全面性的觀察;以資料收集、田野踏查、文件紀錄等方式,陸續完成整個創作計畫。
 
蔡芷芬擅長從藝術創作的觀點探索當代自然景觀與人工環境的對抗與融合。本次展出的56件數位影像作品,以數位影像的方式轉譯經由社會、政治、文化重構裂解的當代自然情境,並以此反思變動中的人類處境。作品聚焦於自然生態與人為建構的交互作用,以深入地觀察與紀錄,回應生活環境中快速變動的氣候與地形樣貌。展覽期間為11月4日至11月17日,並於11月6日下午2點舉辦開幕活動及藝術家導覽,展覽為免費參觀。

https://pse.is/39dyf3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 活動資訊:
◆  展覽名稱:「邊境之域 II- 2020 蔡芷芬個展」
◆  展覽期間:11月4日(星期三)~11月17日(星期二) 週二至週日9時至17時(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  展覽地點:桃園展演中心 1樓展場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1樓)
◆ 活動洽詢:03-3170511 #8306
◆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協辦單位: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
◆  入場方式:自由參觀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新任館長由前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接任,於11/2(一)與國美館梁晋誌代理館長辦理交接,並由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監交。交接典禮上冠蓋雲集,前監察院長張博雅、立法院蔡其昌副院長、沈國榮國策顧問、國美館前館長薛保瑕、國立歷史博物館廖新田館長、台南市立美術館基金會黃光男董事長、藝術家陳銀輝、倪朝龍、陳輝東、謝理法、李秉圭、陳啟村、蘇憲法、廖修平等,新竹生活美學館高平洲館長、台東生活美學館李吉崇館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張淑芬董事長及相關企業負責人等貴賓蒞臨,場面盛大熱鬧。

文化部長李永得今日擔任代理、新任館長交接的監交人,李永得部長表示,感謝代理館長梁晋誌在館長未就任前,帶領國美館同仁持續運作館務。國美館新任館長梁永斐本身也從事藝術創作,擁有深厚的美學及美術史素養,同時亦具備高度的文化行政、溝通、協調能力,對於國美館目前正進行的「國美躍昇-邁向國際級美術館建構計畫」,相信會有相當助益。此外,梁館長具備寬闊的視野及胸襟,期許在其領導之下,國美館能持續擔任臺灣藝術交流及推動的重要平台,並進一步跨域合作、接軌國際,讓世界看見臺灣的藝術能量。

國美館新任館長梁永斐服務公職30餘年,曾任國父紀念館館長、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文化部參事、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副處長等職,亦曾服務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臺北市體育處等單位,歷練及溝通協調能力佳,公務之外並沉浸於書法創作,兼具行政能力及藝術素養。梁館長表示,他依據李永得部長的三感(歷史感、價值感及國際感)一力(創造力),提出「三好、五共、七大目標」,期以「好心情、好工作、好團隊」帶給國美館新氣象,並打造「共願、共信、共力、共鳴、共好」的優質團隊,齊心協力推廣臺灣美術。七大目標則包含「診斷把脈,解決問題」、「軟硬兼施,提升效能」、「價值運用,跨界創新」、「建構藝史,深耕臺灣」、「國際交流,看見臺灣」、「同業異業,資源無窮」、「攜手共創,藝術經濟」等大項。梁館長強調,國美館具有豐碩的臺灣藝術文化資產典藏及研究基礎,將擴大運用、持續推動重建臺灣美術史,也將加強臺灣與國際的交流,讓臺灣的藝術創作能量能更為國際所見。

國美館的核心任務為典藏及研究臺灣美術史,並透過展覽與推廣活動,讓美術教育能從生活中入門。近年更在文化部指導下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並身負美術園區升級等重任,期透過軟硬體的升級更完整呈現臺灣美術。文化部期借重梁永斐豐富經歷及書畫藝術家背景,為國美館開啟傳承與創新的新面貌。

https://pse.is/38csdr


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前右5)、國美館梁永斐館長(前左5)、梁晉誌代理館長(前右4)、立法院蔡其昌副院長(前左4)、前監察院長張博雅(前左3)、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張淑芬董事長(前左1)及與會貴賓合影

文化部李永得部長致詞

立法院蔡其昌副院長致詞

國美館代理_新任館長交接典禮(左起代理館長梁晉誌、文化部長李永得、新任館長梁永斐)

國美館梁永斐館長致詞

國美館新任館長梁永斐宣誓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館舍主體開放時間:週二~五12:00~18:00
週六10:00~20:00;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外圍E亭、下凹庭園區之數位藝術方舟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04) 2372-3552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1年「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補助計畫」即日起至2020年12月20日開放報名!本案透過實質的補助機制,鼓勵各藝術家及藝術團隊提出結合視覺藝術及數位科技的作品,追求創新突破的跨界結合並培養專案整合能力,2021年預計補助一至三案,總補助金額更提高到325萬元,歡迎各藝術創作者們踴躍投件,讓埋藏已久的創意及抱負得以實踐!

「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補助計畫」,截至今年已有18組科技藝術、互動科技、視覺藝術、生物藝術等團隊獲得補助。不僅讓觀眾體驗更豐富的視覺藝術結合科技的想像空間,帶領觀眾一同進入科技世代,更累積了許多臺灣科技藝術創作人才的跨領域原創作品。此計劃案秉持鼓勵藝術創作跨界結合的原則,支持獲補團隊與跨領域者互相學習、培養專案整合能力,結合各自的專長發展出科技時代的全新創作。

本補助案申請內容開放,不限主題、不拘形式,凡是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經政府立案之財團法人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工作室或公司,以及從事視覺藝術、科技藝術、文化創意產業相關領域之個人或團隊,竭誠歡迎把握機會,在12月20日前提出申請!

徵件簡章請至國美館網站(https://www.ntmofa.gov.tw/)「展覽徵件」頁面下載,本補助案採線上報名,報名請至「臺灣數位藝術」網站(https://www.digiarts.org.tw/)。

http://sc.piee.pw/39c93j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11月2日調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遺缺由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王蘭生接任。今(2)日於國立國父紀念館演講廳舉行卸、新任館長交接典禮,由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擔任監交人。

梁館長服務公職三十餘年,具備豐富行政經驗及書畫藝術家背景,梁館長在該館服務2年餘,在「專業」、「親民」、「活力」、「創新」、「傳承」五大工作理念領導之下,館務以輻射方式向外發散,每每在傳承中見到創新的著力點,為國父博愛精神與臺灣文化藝術,傳述永恆篇章。

新任館長王蘭生長期服務於文化體系,擔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近7年、曾任宜蘭縣政府建設處處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故宮博物院主任秘書,嫻熟文化事務,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具有建築與規劃設計領域專長,曾督導「故宮南院興建計畫」及「臺灣戲劇藝術中心興建工程」之執行,職務經歷橫跨工程與藝文專業兩者,有助於國立國父紀念館推動「跨域加值專案計畫」,達成打造「跨域整合、藝文觀光」的生活美學新園區,踐行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的文化產業化政策。

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表示,國父紀念館在梁永斐館長的帶領下留下很好的成績,新任王蘭生館長長期服務於文化體系,對於文化事務也相當嫻熟,希望兩位館長能轉化壓力為助力、開發潛力、保持毅力,帶領同仁凝聚向心力、讓同仁能展現生命力,彼此共勉勵。

王蘭生館長表示,從易經中學習到「同人卦」及「大有卦」是一體兩面,代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同樣是人,理當大家都有同樣的核心價值與文化理念,國父紀念館目前已成市定古蹟,未來將打開大門,與人為友,國父紀念館也是臺北市政府的一份子,更是臺北市文化局的好夥伴,未來也將秉持這樣的理念和做法,從內部做起,團結合作,將這樣的精神推到社區,也和藝術家及表演藝術單位共同合作,打造一個更好的展演文化交流平臺,從年底開始,國父紀念館將開始一連串的園區改造、維修及整建,希望同仁一起努力,營造更好的環境,期許國父紀念館歷久而彌新。未來將秉持傳承與服務的熱忱及對藝術文化工作的使命感,帶領國父紀念館全體同仁群策群力順利推展館務。

相關資訊請電洽國父紀念館人事室(02)2758-8008分機626或新聞聯絡人(02)2758-8008分機505洽詢。

https://pse.is/39gwjy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卸交接典禮_缷任館長:梁永斐館長(左)、監交人:文化部彭俊亨政務次長(中)、新任館長:王蘭生館長(右)

國立國父紀念館新任館長:王蘭生館長宣誓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卸交接典禮監交人:文化部彭俊亨政務次長致詞

國立國父紀念館卸任館長:梁永斐館長致詞

國立國父紀念館新任館長:王蘭生館長致詞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交接儀式觀禮現場來賓

國父紀念館全體員工歡送卸任館長梁永斐

卸任館長梁永斐率國父紀念館幹部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

新舊任國父紀念館館長與主要幹部於國父遺像前留影

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和新任館長王蘭生歡送卸任館長梁永斐

(藝文報報新聞採訪)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的「鸞舞龍翔2020曾安田書法八十個展」自10月29日至11月22日在該館博愛藝廊盛大展出,11月1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出席貴賓包括立法院前副院長鍾榮吉、監察院前副院長陳進利、前馬祖副縣長陳敬忠、法鼓山副方丈果祥法師、明志科大劉祖華校長、知名書法家陳維德教授、台灣國際書法聯盟陳嘉子會長、澹廬書會名譽理事長連勝彥、展出書藝家曾安田及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等。

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很榮幸舉辦曾安田老師的八十歲書藝展,並在他擔任國父紀念館館長任期的最後一天主持開幕典禮。曾安田老師是曹秋圃的第一代弟子,從17歲入師門後,歷經近40年的全心追隨,自然完整承襲了曹先生的書藝和書道精髓。尤其「書道禪」的心法,早已盡數融入其創作骨髓之中。他曾解釋書道禪的真諦,將書法推向了「體悟宇宙、昇華生命之道」。這種境界早已超越書法本身的「象」,直指宇宙生命的奧義,何其高妙,卻又絕不是故作高深莫測的狂言譫語。對曾老師的書法作品,起初只是欣賞筆法結體的老辣精純,再看時,他那清慎篤厚的品格、以書入道的妙契便呼之欲出了。在其樣貌豐富的作品中,時而以飛白草書揮舞格言短句,時而以率性行書走筆詩文詞賦,時而以樸拙篆隸刻寫佛家禪語,時而以端整楷書抄錄賢哲佳話,竟是生命百態,各有感悟,無一不彰顯出他的人生智慧。

曾老師家境貧寒,自小就須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學業時斷時續,但他勤奮自學,考上基層公務員,更一路謹慎勤勉,直到升遷為新莊市公所主任秘書。他擔任公務人員二十多年來,風骨錚錚,以其清廉為官的信念與作為飽受讚譽。閒暇時間始終「筆耕不輟」,戮力創作為臺灣留下寶貴藝術資產之外,在書法的傳道授業上更是不遺餘力,且長年於新莊推動文化發展,從新莊書畫會到新莊文化藝術中心的建立,為在地藝文事業注入了無窮的活力。退休後他也始終沒有放下毛筆,縱使因為脊椎病變之苦而進行手術,幾至再也無法執筆,但他近年創作,並未有半分因病弱化的痕跡,可見那段時間,他在「筆」上的復健是以何其堅毅的信念才能撐持。

梁永斐館長以七點形容曾安田老師,一、「突破艱困、圓滿人生」:曾老師突破艱困,並圓滿他八十歲人生;二、「堅持熱情、實踐理想」:他熱愛書法,堅持熱情,時時刻刻往理想邁進,日夜努力,實踐他理想,並且成立多個書會、例如新莊書畫會及雲龍書道會等,同時擔任各個書會的要職,如澹廬書會理事長;三、「五體皆通、書道永傳」:他耕筆也耕心,書寫也書心,因此五體皆通,看了通體舒暢;四、「品超斯遠、佛緣深厚」:老師經常為臺灣甚至大陸的寺廟書寫楹聯柱,品超斯遠、佛緣深厚;五、「展覽無數、留下資產」:曾老師參與聯展、個展無數,踏跡臺灣每個縣市;六、「書藝交流、行銷國際」:除了臺灣之外,曾老師也赴世界各國參加展覽,包含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日本、韓國等;七、「積善之家、康壽延年」:曾老師行善積德、不讓人知,這種作為可說是無相佈施,定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身體亦能康壽延年。

陳維德教授表示,曾老師書法造詣深厚,兼擅各種字體,與他一生豐厚閱歷息息相關。雖幼年家貧,仍力爭上游,艱苦卓絕而調養出孟子所謂「動心忍性」性格,從容不迫努力習字。1997年為了承續曹秋圃老師的遺願,提前退休並先後成立多個書會,提倡書法,雖在身體上得到脊椎疾病,沒讓曾老師向病痛屈服,仍持續創作,本展覽即為曾老師一生成就及努力的最佳見證。

曾安田老師表示書法創作是一段偏執孤寂的道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除了感謝恩師曹容37年間的諄諄教誨,也感謝家人對他的支持體諒,最後感謝國立國父紀念館辦理此次展覽。

「鸞舞龍祥2020曾安田書法八十個展」於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展出百餘件精彩的書藝作品,相關資訊請逕上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或電洽該館服務臺(02) 27588008分機545、546。

https://pse.is/38sxs6


「鸞舞龍翔2020曾安田書法八十個展」展覽現場

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致詞

立法院前副院長鍾榮吉致詞

監察院前副院長陳進利致詞

明志科技大學劉祖華校長致詞

知名書法家陳維德教授致詞

前立法委員/前新莊市市長蔡家福致詞

台灣國際書法聯盟陳嘉子會長致詞

澹廬書會名譽理事長連勝彥先生致詞

書藝家曾安田老師致詞

前排左4起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楊旭堂、台灣國際書法聯盟陳嘉子會長、臺中市政府參事陳志聲先生,陳維德教授、展出書藝家曾安田老師、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立法院前副院長鍾榮吉先生、明志科技大學劉祖華校長、澹廬書會諮詢委員林彥助先生、澹廬書會名譽理事長連勝彥先生、知名書藝家陳坤一老師

「鸞舞龍翔2020曾安田書法八十個展」觀賞人潮

「鸞舞龍翔2020曾安田書法八十個展」展覽現場

(藝文報報新聞採訪)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2屆桃園文創博覽會,今(10/31)起至11月8日登場,本屆結合7大局處,共規劃3大主題展區「走桃花」、「結桃子」、「大桃林」,除靜態展覽外,另規劃5場跨域論壇、21場工作坊、展售市集,今日桃園市長鄭文燦、文化部文創發展司長陳悅宜及總策展人王耀邦等人於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正式啟動展會,邀請市民朋友們一同共襄盛舉。

桃園文創博覽會不僅是文化實力的呈現,更是文創業者的洽商貿易、異業合作的交流平台。為了整合各領域資源,市府歷時1年餘,統合文化局、經濟發展局、原住民族行政局、客家事務局、農業局、教育局及青年事務局等7局處,以籌辦展會活動的形式落實文創輔導政策,期逐步打造文創產業鏈,協助在地品牌升級、創新;今年,進一步以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為發展基地,匯聚場域精神與產業能量,突破以往商展模式,將眷村打造為當代文化桃林,賦予場所新風貌!期待民眾以全新視野看見桃園眷村舊時光,並藉此增加桃園文創產業能見度,翻轉桃園城市印象。

本屆桃園文創博覽會共有三大主題區塊:挖掘文化底蘊與城市價值的「走桃花」主展區,以自然山林、人文記憶、族群魅力等主題策展;運用設計結合在地產業的「結桃子」議題區,將客家花布、農業生態及原民飲食等重新轉譯展示;「大桃林」體驗區則規劃逾20攤展售市集、超過20場工作坊及跨域論壇,並有「品醬油工作坊」及「原民織紋收納袋製作工作坊」等體驗活動,還有配合金牌好禮計畫推出文博會專屬便當,每日限量供應,歡迎市民朋友們踴躍報名參加;另外還搭配中壢火車站周邊壢警町、壢小故事森林、中平路故事館等館設組合而成的「城市筆記本」衛星展區,讓觀者感受桃園所厚植文創能量及其如桃花綻放般的多元城市魅力!

https://pse.is/393zup


桃園文創博覽會開幕儀式

桃園市長鄭文燦(右五)走訪桃園文創博覽會展區

參觀民眾透過展品進行互動體驗

大桃林棚架

主視覺構築

園區夜景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訂109年10月31日至11月11日在日月展覽室舉辦「南投風情-2020中華弘道書學會庚子年展」; 中華弘道書學會前身為「弘道書藝會」,由國際書法名家及素有台灣書法教育推手的陳其銓教授,自1980年成立至今已30餘年,目前台灣書壇之精英,藝出弘道者甚多,積極開拓書法創作,以教育和提昇發揚為職志,其中甚至獲聘為大墩、南瀛、省展、國際等評審委員者,可見奇川一脈之影響深矣遠矣。

學會以書法教育和發揚「以書傳道」為志,不斷在書法創作、書法教學研究、師資培訓以及書法交流推廣上努力。成果豐碩,受到書法界肯定,於是有國內書壇菁英相續加入;積極參予海外書法交流及推廣活動,吸收優秀的海外會員已成陣容堅強國際性的書法學會。 

中華弘道書學會以弘揚書法藝術為宗旨,每年在各地舉辦會員聯展,並獲得相當熱烈的迴響與嘉評。庚子年展以「南投風情」為主題,南投地靈人傑,凝聚山川的靈氣,藝術家匯聚於此,文化底蘊深厚。會員藉由書藝來詮釋生命,同時書寫歌詠南投之美,並與當地的書畫藝文愛好者交流,推廣書藝美學。由於大家致力於作品水準之提升,展出作品皆是精品佳作,書風各異書體多樣,傳統與現代並陳, 五體兼善各展長才,敬邀各界愛好藝術的朋友蒞臨參觀。
聯絡人:049-2231191分機508沈小姐。

http://sc.piee.pw/39ldum


中華弘道書會庚子聯展

中華弘道書會庚子聯展-林榮森作品

中華弘道書會庚子聯展-陳輔弼作品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年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部落結合特展」—《清流Alang Gluban:祖先的腳印Dapil Rudan Miyan—霧社事件90周年紀念特展》於今天舉行開幕記者會。今年適逢霧社事件90周年,邀請南投縣賽德克族清流部落Alang Gluban舉辦展覽,以茲紀念並展現部落近年重新挖掘並建構自身文化知識體系之成果。
 
本次部落特展內容由南投縣原民樸溯永續發展協會規畫。「樸溯」取自賽德克族族語PUSU,意為「根、根源」,展覽將以三個部分呈現部落在發掘及傳揚文化時,想說的故事:

1.時間牆
分年記述賽德克族自日本殖民開始,被統治當局種種不公義對待與衝突,乃至最後引發霧社事件。
 
2.傳統家屋模型
近年來,清流部落Alang Gluban(谷路邦部落)深耕於族群文化補遺與追溯,傳統家屋的建造技藝便是其中之一。現場將家屋建造分解成五個步驟,透過模型,逐一展現。此處並輔以AR擴增實境,觀眾掃描QR Code,即會出現一個解說員,為觀眾解釋建造工序。
 
3.家屋內部陳設
部落青年於展覽現場建造一個全尺寸賽德克族傳統家屋,並在家屋內陳列日常生活用具,展示服飾、織布及狩獵工具。帶領觀眾在細微的生活日常,認識賽德克族及其文化。此展區並設有VR裝置,提供觀眾俯瞰群山的體驗。

南投縣原民樸溯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瑪姮.巴丸帶著多位部落耆老和年輕族人共同參與這次開幕記者會,並在現場由耆老帶領年輕族人一起獻唱賽德克族傳統祭儀的uyas kmeki(跳舞歌),並以綿延不絕的歌舞,對祖靈獻上赤誠的虔敬之心,這賽德克族祭典歌舞的泛稱,由一連串曲調前後銜接而成,並即興配上歌詞與舞步。

瑪姮.巴丸在致詞時也感謝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能夠在霧社事件90周年來主辦紀念特展,以及台中教育大學此次針對這次展出提供AR擴增實境和VR影片設備,也感謝中興大學USR團隊在近年來對於部落持續進行影音和文字的紀錄,透過口述訪談、動畫、部落街景、日治時期老照片與族人傳唱的日文歌、馬紅莫那家族照片等媒介,呈現霧社事件遺族被迫遷至川中島的悲痛記憶與思鄉情懷,看著耆老逐漸凋零,瑪姮.巴丸自覺還有很多事都快來不及做,更希望能有企業能伸出援手,幫助清流部落建構賽德克族傳統知識體系,並讓文化接軌走向經濟創生,使年輕族人都能回到部落承接永續。
 
「與部落結合特展」是順益重要的年度展覽,自開館以來,從未間斷,今年是第25次。特展的宗旨在於由部落族人,以自身視角,敘述部落的故事。部落特展展出時間自10月30日至2021年1月30日止,大眾除參觀展覽,也可上網報名清流部落Alang Gluban規畫的講座活動。

https://pse.is/38a5m4


南投縣原民樸溯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瑪姮.巴丸致詞

多位部落耆老和年輕族人共同獻唱賽德克族傳統祭儀的uyas kmeki(跳舞歌)

時間牆導覽

傳統家屋模型AR擴增實境

傳統家屋完整模型

觀眾可透過VR裝置俯瞰群山體驗

展覽現場一織布地機

展覽現場

(藝文報報新聞採訪)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約蘇富比全球直播
當代藝術、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
總成交額達2.84億美元

兩場晚拍平均成交率高達97.4%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100%成交
 
 

近100萬人次於蘇富比網站、社交媒體平台及電視廣播收看直播
 
十月份蘇富比全球當代藝術、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拍賣總成交額超過五億美元
 
繼本週早前兩件賈柯梅蒂重要雕塑以私人洽購方式成功出售
阿爾伯托・賈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萊奧尼宮夫人》
經香港及紐約藏家激烈競投
以2,590萬美元成交,榮膺本晚最高成交價拍品
 
來自已故Enrico Navarra私人收藏的
兩件尚・米榭・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作品
《黑》及《爵士樂》
合共以1,510萬美元成交

三輛Alfa Romeo B.A.T.概念車
以1,480萬美元成交(以一件拍品上拍)
 
兩場長達10分鐘的競投交鋒戰:
喬治・德・基裡科 ( Giorgio De Chirico)
《安德裡娜的午後時光》以1,590萬美元成交
*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
 
卡羅・莫里諾(Carlo Mollino)大師級設計Dining Table以620萬美元成交
*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及意大利設計品拍賣紀錄*
 
 
圖片來源:Michael Bowles / Getty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苗栗純樸鄉村的客籍女性陶藝家賴羿廷於國父紀念館舉辦「古技新用-現代陶創作展」,共展出30件精心創作作品,其中有19件是首展,完整呈現她學習陶瓷、多媒材與書畫的藝術過程及大器渾樸的作品氣質。

賴羿廷曾在新竹科學園區從事半導體相關工作18年,在完成職涯規劃後,放棄令人稱羨的高薪職場,追求藝術夢想。她重頭學起,考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及書畫研究所,以取得造形藝術碩士學位。

賴羿廷的陶藝創作將傳統製作大水缸之「手擠坯」技法,予以運用、轉換,進行現代陶創作,同時利用手擠坯一體成形的特性,協助成形的當下性,立即與快速地變換,克服機器製作難以達到的角度變化。近年屢次獲得競賽獎項,包括2017年臺中大墩美展立體工藝類第二名、2017年新竹美展立體工藝類竹塹獎、2017年南投玉山獎美展立體工藝類首獎、2018年苗栗柴燒藝術季陶藝競賽藝術創作類首獎、2019年臺灣陶藝獎評審特別獎等。

國立國父紀念梁永斐館長今天前往該館翠亨藝廊參觀賴羿廷展覽,為她加油打氣。他認為賴羿廷以簡單樸素的顏色及線條表現出豐富的層次,蘊含著神祕與無限的張力;並指出藝術家要將哲學思維貫穿在藝術作品中,閱讀自己的心、閱讀大自然及書籍,融匯於心,才能提升境界,創作出好的作品。

該展作品以「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美學、美育概念,融入佛、道、禪、老莊哲學思想與美學,以隨心自在造型的手擠坯成型方式,融合易經「一陰一陽,謂之道」之陰、陽、虛、實內涵,轉換成立體造型的空間意念,以抽象的形式,創作現代陶,試圖聯結宇宙自然生命的脈動與闡述個人對生命的體悟。展覽時間自109年10月17日至11月4日,在國父紀念館翠亨藝廊展出,邀請各界藝文先進愛好者蒞臨觀賞。相關資訊請逕上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或電洽該館服務臺(02) 27588008分機545、546。

https://pse.is/3a29p2


藝術家賴羿廷為國立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導覽作品

現場觀眾參觀展覽

大圓鏡智(一)2020

耳根圓通2016

天使之翼(一)_2020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投為台灣唯一不靠海的農村型縣市,竹山地區盛產竹子,竹子纖維也是製作紙張的原料,且南投縣埔里地區水質良好,除日治時期,日本人開始在埔里地區從事手抄紙的製作,因而帶動臺灣手抄紙業的發展,成為日本及東南亞手工書畫紙最大的供應地。竹山鎮的竹紙、埔里鎮的手抄紙成為造紙產業的重要地區。手抄紙成為南投縣獨特的文化產物,連結了過去歷史與當代的傳承,為本縣珍貴之文化資產。

隨著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臺灣造紙業因競爭以及各種因素,許多紙廠都以機械造紙取代了手工造紙,目前僅剩埔里鎮「福隆棉紙廠」、「廣興紙寮」、「長春棉紙廠」、「技順紙廠」、「東明紙廠」等5間紙廠從事手抄紙工作,他們堅持保留傳統工藝,不讓技術逐漸流失。今年(109)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通過「埔里手工紙」登錄為本縣傳統工藝,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煥彰先生更為手工紙技術的保存者,讓手工紙技藝能傳承、延續下去、綿延不絕。

南投縣政府近年來也積極發展紙藝文化,如105年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核定紙產業的行銷推廣計畫補助。108年推廣「觀光首都」的概念,特別與埔里許多紙廠、紙藝家及民間業者合編《埔里紙鎮》觀光手冊。108年南投縣燈會結合南投紙藝辦理101隻獨具風格的紙藝花雕豬等,不僅促進南投縣觀光發展,也行銷南投紙藝特色,且於109年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通過「埔里手工紙」登錄為本縣傳統工藝,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煥彰先生更為手工紙技術的保存者,讓手工紙技藝能傳承、延續下去、綿延不絕。本書108年委託弘光科技大學張齊顯教授團隊協助編纂,不斷地蒐集大量文獻、多方訪查及研究,進而完成《南投縣紙藝發展史》一書之撰寫,由舜程創意行銷有限公司負責編印出版,文化局期待透過本書,提供各界更明瞭紙的文化與藝術。

本次搭配《嘆為觀紙-南投縣紙藝發展史》新書發表會,規劃辦理「南投紙藝文化特展」,自10月24日起至11月11日止,在南投縣政府文化局B1文物陳列室(週二至週日09:00-17:00)展出,參與展出有縣內紙藝藝術家曾鈴蘭、陳維安、廖麗端、范慶鐘、許榮城、廖珮如、陳慧如、林玉綺、李清榮、紙匠手工紙工房林政立提供各樣精美作品外,紙農書院黃世豐提供造紙工具、張豐吉教授提供珍貴收藏及創作、廣興紙寮提供多款特殊手工紙參展,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https://pse.is/39b3g4


邀請排笛演奏為活動揭開序幕

開幕活動現場

開幕儀式

《南投縣紙藝發展史》新書

現場展示紙藝藝術家及造紙工具、特殊手工紙及紙藝珍貴收藏及創作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到臺南安平,民眾除品嘗在地的蝦捲蚵煎等海鮮小吃、走訪豐富歷史文化的古蹟、舊洋行、文物陳列館之餘,不知是否發現在安平區公所、東興洋行的戶外景觀中有一座座的人物雕像呢?這些雕像刻畫著安平在地傳統漁業的居民樣貌,便是出自於在地的安平子弟、用心刻畫安平人的臺南藝術家──陳正雄老師。臺南市美術館明(23日)起於1館舉辦「安平・平安・人-陳正雄2021雕塑前導展」,展期將持續到明年四月,為五月份陳正雄個展做預告。

出生於臺南安平的知名雕塑家陳正雄,自言一生皆立基於安平進行創作。作品以肖像、生活主題切入,集中於勞動者、異鄉者、庶民群體的造像,樹立其獨特風格,在70至80年代便獲獎無數,甚至成為歷史悠久的日本新構造社會員且榮獲「雕刻大賞」。陳正雄作品主題以臺灣社會常見之人文特色出發,以人為中心主體,不僅傳達出肖像寫實特性,更利用人物姿態營造出整體情感氛圍。這些情感的傳遞,來自於陳正雄對臺南的生命觀察與個人的創作習性,因其創作時需反覆咀嚼其情感才能下刀,故而情感盎然。雕塑作品不同於平面創作,可讓觀眾四周環繞欣賞,故除單一人物造像外,陳正雄作品中的情感流動,更來自於群像中個體的互動關係。

南美館長期致力於建構臺南在地與藝術史連結的使命,預計將於2021年5月舉辦陳正雄雕刻個展,向大眾介紹這位藝術家,展覽推出前,率先舉行前導展,提供基礎先備知識,強化臺南藝術、美術館研究、展覽的連結。本次選件著重於陳正雄成名作—〈討海人系列〉,企圖以成熟風格代表作,傳遞陳正雄雕塑技藝,,並以〈廟前群像〉、〈南北管樂曲〉作品展現人物情感與臺南風貌。本展名為「安平・平安・人」乃展現陳正雄以安平為創作概念之外,更欲表達出陳正雄作品中,人群之安居樂業、辛勤勞動、歡欣收穫等樣貌,傳達庶民對平安之寄託。

展覽即日起至明年4月25日於南美館1館展覽室C~F展出,詳情可至南美館官網查詢https://www.tnam.museum/

https://pse.is/3a3b5z


陳正雄自言一生立基於安平進行創作,作品以肖像、生活主題切入,集中於勞動者、異鄉者、庶民群體的造像,樹立其獨特風格

陳正雄作品-〈討海人的夢〉

展場也特別製作了府城地圖,讓民眾遊訪台南各景點之虞也能尋探陳正雄之創作

陳正雄作品-〈南北管樂曲〉系列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展覽資訊】
「安平・平安・人-陳正雄2021雕塑前導展」
展覽期間:2020.10.23(五)〜2021.4.25(日)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1館2樓展覽室C、D、E、F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 ART TAIPEI 第27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10月26日圓滿落幕,今年能夠成功舉辦需要感謝中華民國政府的防疫努力與人民的自律;展商的好成績是大環境的土壤,注入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及ART TAIPEI的共同努力。正如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在開幕式致詞所言:「臺灣是塊福地」,能與各位展商、藝術家、藏家以及喜愛藝術支持ART TAIPEI的朋友們共享臺灣的福氣,是2020 ART TAIPEI最高峰的成就。
 
今年的展會5日共計湧入7萬人次,總銷售額突破10億,文化部支持的MIT新人推薦特區及原民新銳特區都有將近200萬的銷售成績,資深原民特展則突破500萬,與資深原民特展媒合的尊彩藝術中心吳耿禎的作品全數完售。此次業績突破千萬的畫廊有觀止堂、印象畫廊、日昇月鴻畫廊、尊彩藝術中心、采泥藝術、高士畫廊、大雋藝術、凡亞丁丁藝術空間、涵藝術經紀公司。國外首次參展的MAI36畫廊、MEDEL GALLERY SHU、AsiaHues、L Gallery、Space1326、ArtConvex,以及國內首次參展的異雲書屋、亞紀畫廊 、DOPENESS ART LAB都取得非常耀眼的成績。
 
自2016年起,ART TAIPEI將展會的最後一天定為藝術教育日,邀請全台各地莘莘學子共同參與年度藝術盛會。藝術教育日分為四項子計劃:偏鄉學子與美術班學子參觀計劃、種子導覽人才培育計劃、課程鏈結計劃以及DIY 記者會。「種子導覽人才培育」,與臺師大藝術學院合作,並訓練專業教學及藝術相關背景學生導覽解說,使觀展師生能有更豐碩的收獲,歷年來也培養了65位導覽、解說人才。DIY記者會邀請到江學瀅老師,帶領學生,在26日上午參觀ART TAIPEI 「MIT新人推薦特區」、「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資深原住民特展」、「彼邦 • 吾鄉 – 新馬港戰後留台藝術家特展」。今年的藝術教育日共有18所學校、1061人入場參觀,從2016年開始已累積了3534位學生參加。
 
藝術教育日 DIY記者會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致詞時表示藝教日的人數年年增長,可見教育部非常努力推動中小學的美學教育,希望ART TAIPEI 能與中小學生建立藝術連結,讓藝術從小紮根。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李毓娟副司長致詞時說,在ART TAIPEI可以看到很多專業的藝術作品,透過現場實地欣賞可以培養美感素養,導覽也會經過文化部主打的MIT新人推薦特區,希望大家能夠透過實地參觀對藝術有更深的體會。
 
記者會到場的有美國在台協會文化官文化新聞組的Luke Martin(馬明遠)、中華國際扶倪協會秘書長魏允中、立法委員黃國書、台北市議員許淑華,皆到場致意,並與現場的小朋友和樂融融,場面歡笑不斷。

https://pse.is/3a392q
 

2020 ART TAIPEI 逛展休憩人群

2020 ART TAIPEI 藝術教育日一景

2020 ART TAIPEI 藝術教育日於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導覽

2020 ART TAIPEI 藝術教育日於資深原民特展導覽

原住民新銳藝術家阮原閩向藝教日同學介紹作品

藝術教育日DIY記者會現場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於今(27)日舉辦外觀改造規劃設計評選成果記者會,本次評選匯聚了國內、外優秀建築團隊的攜手合作,吸引如: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ASIF KHAN、公羽山松建築師事務所+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廖志桓建築師事務所等包含臺灣、美國、英國及日本新銳建築師的提案。期待透過徵件設計的過程,不僅能重新凝聚觀眾對美術館的關注,同時也彰顯新型態美術館的創新形象,進一步強化高美館在城市與全球的能見度。

開啟建築空間與美術館營運願景之想像
館長李玉玲表示,高美館自106年轉型為行政法人以來,在行政改革的同時也力求空間變革,以符合從地域型美術館之創立宗旨,迎向新型態美術館的轉型企圖。近年館方開啟一系列的展覽空間、戶外生態公園景觀重塑計畫,包含從美術館內部的展間、公共服務區域,再到美術館園區景觀、廣場群,提供觀眾嶄新的空間體驗,並重新定義美術館與城市的新關係。今年更以「蛻變與新生Transformation & Rebirth」的概念出發,從既有現代藝術取向的展間,朝向更符合當代藝術需要之空間邁進。

高美館外觀改造計畫「蛻變與新生」以高雄市政府所編列之1.95億經費修繕建築外觀,透過國內外建築建築專業設計者以創意提案針對美術館外觀提出改造計畫,強化美術館屋頂機能性與美觀性的同時,亦解決現存建物屋頂漏水等實質問題,進而開啟市民大眾對於美術館的新想像,李玉玲館長並期許透過美術館、兒童美術館、內惟埤生態園區三位一體作為「高美館藝術生態園區」之概念,成為全國獨具藝術與自然生態結合的魅力園區。

有別於傳統美術館的規劃思維,21世紀的美術館強調公共性,以「人」為重點,美術館不再只是神聖的殿堂,而是融入日常生活,是城市創意的發電機,也是接軌國際的平台;從純粹的審美,進展到複合式的串聯;結合歷史風土與在地特色,發展獨具特色的大美術館園區,新的空間也將更具開放性、可近用性及公共性的關懷。

走向當代的同時亦關照土地紋理之脈絡
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也相當重視與高雄在地的連結,除了在徵件開始之際便邀請負責原始規劃設計的陳柏森、盧友義建築師,及當時倡議建館的南部藝術家洪根深、陳水財老師,一同回顧高美館的過往、看向無限想像的新生未來之外,更要求外觀改造的提案均須與原建築物及其周邊景觀、環境地景、都市涵構維繫友善、對話的關係。

高美館本次外觀改造規劃設計評選委員會國際評審代表,同時也是日本森美術館榮譽館長的南條史生表示,本次參與之建築團隊所提案的作品都十分令人驚豔,因此評選難度相當高,各團隊皆很好地嘗試回應了「屋頂功能強化」、「美術館外觀的嶄新形象」兩大需求,南條史生並肯定本次獲獎團隊—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所提出的方案得以在改善建築問題點的同時,一併翻轉美術館的形象。

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在提案設計的過程中,除了強調高美館長期扮演臺灣重要文化機構的角色,而本次的外觀改造計畫除了在建築本體上加入全新的辨識與認同之外,也希望能將其藝術內涵更加向外推展,融合藝術與建築設計,與充滿活力的高雄城市生活互相對話,為民眾提供全新的體驗,進而思考整體環境脈絡的未來發展可能。吳建志建築師提及,在美術館本體建築外觀防水作為首要任務的前提下,為呼應高美館東側廣場群的多路徑入館動線,透過輕盈的結構量體之延伸,創造建築、藝術與人群的連結,讓更多的可能性在此發生。賴人碩建築師則表示,近來深刻地感受到高美館的蛻變,這次與美國Oyler Wu Collaborative非常緊密地進行合作,期待透過此次所提出的嶄新形象來凝聚藝術注意力,讓高美館被國際看見。

外觀改造計畫的後續資訊,敬請密切注意高美館官方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pse.is/39uu3x


高美館於今(27日)舉辦「蛻變與新生」外觀改造評選結果記者會,右起為建築師賴人碩、高美館館長李玉玲以及合夥建築師吳建治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與大家分享高美館近年之外觀改造計畫,期望讓美術館更加深化在地,接軌國際

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提案合成圖


高雄市立美術館配合高雄整體都市建設計劃之加值發展區域示意圖

「蛻變與新生」高雄市立美術館園區規劃願景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鶯社區藝術共創計畫」工作坊即日起報名

新北市美術館現於鶯歌區積極興建中,為讓社會大眾一起認識美術館周邊社區中的藝術能量,今年策辦「三鶯社區藝術共創計畫」,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社區藝術工作者、社區文史工作者合作,即日起將展開「身聲創作計畫-與聲音共舞工作坊 」、「製陶食譜-千捶百練的指尖,我們的精神糧食工作坊」、「玩過摸過不錯過:記(技)憶(藝)顏色工作坊」等多元媒材工作坊,歡迎民眾跟著藝術家們一起在生活中尋找藝術,也透過參與藝術實作課程,更認識鶯歌在地藝術特色。

「三鶯社區藝術共創計畫」規劃9-11月辦理「走讀路徑開發」、「實地踏查走訪」、「藝術共創」等超過20場工作坊,邀請在地居民與藝術家交流共創,9月以「走讀路徑開發工作坊」開場,邀請藝術工作者帶領民眾一同發掘和創造生活藝術,一同繪製鶯歌藝術地圖。10月起,將邀請參零柒表演藝術團隊帶大家覺察環境的聲音、練習即興舞蹈進行創作,以及羅婉云藝術家將以食物為雕塑媒材,帶領民眾設計自己的陶藝品並延伸創作食材。未來將在街上展開一場藝術策展,以游擊或靜態展示,讓民眾在街角與藝術不期而遇,讓整個鶯歌成為一座美術館!

文化局表示,本計畫透過「藝術共創」建立在地連結,並透過不同的共創活動,發掘探索鶯歌富饒的人文藝術底蘊,更將美術館的藝術動能的注入地方社區生活,以地食材、工藝、舞蹈等做為創作媒介,與社區內的學校、社福團體、文史工作者、及形形色色的居民展開當代藝術的對話,邀請在地社區共同參與美術館的籌備工作,在創作中感受共同感受藝術和社區的魅力,作為美術館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任務。歡迎對藝術實作有興趣的社區民眾一同參與、一起玩藝術!詳細報名資訊請上新北市立美術館臉書查詢: https://fb.me/e/1bOx75QEu

https://pse.is/39gyve


上街吧!搞藝術,藝術家帶領民眾即興創作,創造街區新亮點

邀請街區策展專家、藝術家、地方走讀團體與民眾一同開發藝術新路徑!

藝術家與民眾一同就地取材與創作,共同構築在地想像藍圖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


文章標籤

191ART雲端美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